查看原文
其他

201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学术委员会专题会议新闻稿

规划中国 2022-04-26


201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专题会议“保护·传承·创新——历史文化名城的可持续发展”于11月19日下午召开,会议由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张广汉主持,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学术委员会委员、安徽建筑大学副院长刘仁义教授和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历史与理论学术委员会委员、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何依教授做了特邀主题报告,付莉莉、董金莲、赵倩、石春晖、张翔、孙春媛等六位嘉宾做了报告。现做概略性整理,以飨读者。



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张广汉主持会议


会议现场


《徽州古建筑聚落保护利用实践与规划思考》

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学术委员会委员、安徽建筑大学副院长刘仁义教授


刘仁义介绍了正在进行的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 “徽派古建筑聚落保护利用和传承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该项目以徽州传统聚落和徽派建筑为研究对象,并实现了以下五点创新突破。


第一,总结凝炼了徽州传统聚落规划思想与设计方法,提出了徽州传统聚落适应性改造与空间品质提升规划技术、建筑功能置换与空间拓展改造关键技术和传统建筑围护结构等方面的改善技术;


第二,提出了徽州传统建筑整体结构和木构件修缮加固方法、徽州传统建筑可替代结构体系和可替代材料的适应性,并总结了徽州传统建筑检测、测绘、安全性评价标准及方法;


第三,提出了适合徽州传统聚落微气候调节与控制技术,开发了适合徽州传统聚落地理环境条件下的污水收集方法与污水生态处理技术;


第四,首次建立了徽州传统建筑和聚落特征元素数据库,搭建了徽派建筑虚拟营建系统平台;


第五,研发了太阳能可再生利用技术在徽派建筑上的施工方法和工艺。


在理论研究基础上,刘仁义以国家历史文化名镇西溪南的聚落适应性改造和品质提升为例,介绍了该研究指导下进行的一系列示范性项目。项目在落实徽州传统聚落总体布局优化关键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了传统聚落空间布局优化、整体风貌控制、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公共安全与综合防灾等规划建设示范,其中外边溪村的原址保护工作使其建设艺术在现代化的大背景下得以再现。项目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的建设提升和 “百村千幢”工程建设意义重大。刘仁义总结道,传统聚落的保护规划和传统建筑的保护利用应该是全面系统、多学科合作的,不应只靠建筑学和城乡规划学两个专业,其编制成果也应具备时效性,要做真正有用的标准、导则、规范和专利。


作为一名建筑人,刘仁义对当前“规划”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启发性的探讨,他提出,我们可以从徽州文化的变迁中得到关于美丽乡村规划建设的启示,如外来先进文化的积极融入,鼓励外出农民回归乡间建设自己的美好家园等。而现有农民住房的高空置率、宅基地改革、规划的后续实施管理缺位等问题,也应引起规划人的重视。


《历史城区的建构性探索》

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历史与理论学术委员会委员、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何依教授


在报告开始,何依首先指出当前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面临“空间的碎片化”和“时间的扁平化”两大现实问题,本次研究试图以历史城区的整体性建构视角对上述问题作出回应。首先,历史城区的保护价值应从以下两方面进行研判。


一是整体性的研判,面对当代城市建设对历史环境完整性带来的破坏,要判断一座城市的历史城区是否存在,不完全取决于历史要素的规模与数量,还关系到历史格局,整体保护的意义也不在于“全部保护”,而是通过关联保护,来建构一座城市的历史格局和空间逻辑;


二是原真性的研判,历史城区的原真性是一个复杂交错的现象,在城市上建设城市是一个“新旧交替,如此类推”的过程,其中的“历史”不仅是初始状态的实体要素(如城墙),也包括替换要素(如环城马路),“历史的在场性”使替换要素成为过程中的原真性,真实保护的意义不是重建城墙,而是强化环城马路对历史形态的控制作用。


何依进一步提出对历史城区的保护方法应从“文物式保护”走向 “聚落式保护”。历史城区作为城乡聚落,是一个整体性存在,是城市空间各要素相互关联所形成的一种稳定关系。历史城区保护迫切需要跳出个体和局部保护的思维,研究内在的整体逻辑,建立结构关联的保护方法,并实现从“重点保护”到“结构关联”,从“本体保护”到“形态控制”的保护策略转变。


何依以宁波为例,进行了宁波历史城区保护的建构探索。研究表明宁波的城市形成与演化是以水利工程,东南港市,府城建制为三大机制,城市空间发展具有明显的府城建制与江南水乡互为因果,政治格局与商业社会和谐发展的“双构性”。研究总结指出制度格局是其最久远、最稳定、最具整体性的空间遗存,而保护历史城区的关键就在于应从保护“城市遗产”走向保护“遗产城市”。相对于保护而言,建构更具有主动性,历史城区应该有一些积极性建设性的建构活动,包括结构强化、要素集成、街区关联三方面。这一探索性的工作方式通过结构关联和形态控制,将分散在历史城区当中的一些信息整体关联,使历史文脉以一座城的方式延续下去,从而实现对历史城区的整体保护,同时也给我国大部分新旧建设高度叠加城市的历史城区保护工作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在论文报告环节中,付莉莉等六位同志分别作了研究报告,内容涉及历史城镇、历史街区、历史建筑、传统村落、文化线路等不同类型的研究方向,并积极引入新学科、新学派、新技术,从不同角度提出对规划的思考。


《基于文脉延续的江阴市旧工业厂区再利用研究》

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付莉莉女士


本次研究在城市发展模式由增量发展向存量发展转变的背景下展开,强调了在城市文脉延续的引导下构建一个旧工业厂区再利用引导体系尤为重要。研究以江阴市旧工厂区为研究对象,总结出江阴市旧工业厂区的若干特征,如旧工业厂区年代分布集中度较高,且年代越久远,稀缺性越高;旧工业厂区呈现沿长江与运河分布的地理特征,与水运交通有着密切的联系;以纺织业为主导的轻工业产业特征;工业生产性质影响工业建筑的结构形式与空间组织;工业建筑风格多样且体现本土企业家的审美等。


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付莉莉认为,江阴旧工业厂区的总体价值体现在:是江阴近现代民族工业的重要载体,纺织工业、粮油加工业、水运交通设施在江阴引领行业时代之先,具有江阴的本土化特征,并在城市文化与经济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为了提高规划对旧工业厂区再利用引导的科学性,研究通过梳理旧工业厂区文脉的显性与隐性构成要素,构建了由“综合价值,格局与风貌,工业建构筑物,产业属性”组成的旧工业厂区再利用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得到16个旧工业厂区再利用潜力的评价结果。


在再利用引导的具体措施上,研究以旧工业厂区潜力的大小来引导其再利用的时序分配,得分越高,再利用时序越靠前。以再利用潜力评价中的突出因子来引导再利用的途径分配,突出属性或价值不同,再利用的途径也各异,包括产业优化升级、开放空间营造、文化博览展示与公共服务配套四类。


《深港合作视角下中英街转型发展路径的探索》

深圳市新城市规划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董金莲女士


报告首先介绍了本次研究开展的背景为粤港澳大湾区中湾区城市,特别是深港双城作为湾区城市的命运共同体备受关注,中英街作为深港前沿的窗口,见证和记录了深圳香港双城互动发展的轨迹,而在当前,中英街面临着免税商贸功能不断衰落的新常态,禁区管理模式也使得商贸旅游发展和产业转型受到严重制约。


研究对中英街的价值与困境作了进一步的梳理,提炼出“深港边境最前沿”“一街两制第三地”“曾代言香港购物天堂,深圳知名旅游名片”三条价值,并归纳出“资源、空间、旅游和商贸发展面临边缘化的危机,边境管制与开放发展的矛盾突出”和“深港分治,整体发展难以推进”两条困境,研究总结道在粤港澳大湾区和深港合作趋势加剧的背景下,区位战略价值日益提升的中英街已经面临不破不立,不进则退的发展格局,边境管制与开放发展、历史保护与城市更新等现实矛盾已倒逼中英街探索制度改革,寻求转型发展新路径。


研究在充分总结各方意见和相关案例经验基础上,提出以下几项规划策略,第一,深港联动,培育深港东部互动发展新格局。将中英街打造成为深港合作政策试点,由点到面逐步拓展合作范围与领域,成为共建深港东部滨海历史文化+生态旅游圈战略支点。


第二,彰显“一街两制”内涵,打造文化互动交融新空间。通过“历史再现+文化体验”重塑“一街两制”体验空间,通过“文化活化+特色微展馆”形成多元游线。


第三,打造“创意文化+名品天堂”,彰显文化消费与免税商贸互动新活力,如利用沙栏吓村拓展特色街区,利用碧海楼地块拓展公共活力空间,利用碧海园地块实现居住用地集约利用。


研究在进一步深入思考后,提出规划策略在制度背景下仍显渺小,只有从深港合作、“一国两制”的战略高度,从政策、制度改革的源头上创新发展模式、管理模式和建设模式,以政策改革和空间统筹两招“组合拳”同时发力,才可真正实现中英街转型发展和蝶变,这也将为“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和深港合作提供具有历史意义的探索。


《基于区位差异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发展问题研究及规划策略思考——以隋唐洛阳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为例》

江苏省城镇与乡村规划设计院赵倩女士


研究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为研究对象,指出目前我国考古遗址公园现状特征表现在以下几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遗址类型众多,规模不一;单一的保护模式和规划手法无法应对所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因地制宜地采取适宜的策略和方法应当是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的重要基本原则。研究尝试从与城市区位角度出发,将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分为城市郊区型,城市边缘型和城市包含型三类,三类遗址公园在遗存状况,与城镇发展关系和规划侧重点方面都表现出较大的差异,而其中城市包含型面临的保护形势最为严峻,规划不仅要对遗址及背景环境进行及时的抢救和保护利用,还要应对建设用地拆迁和居民安置问题,并应协同周边城市功能,探索遗址公园为周边服务的模式,整合城市片区发展,形成良性的发展态势。


研究以隋唐洛阳城作为城市包含型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典型代表,再总结其四大特征基础上,提出隋唐洛阳城面临着城市与遗址,遗址保护与利用和遗址保护与居民之间的矛盾。


研究创新性的提出以下三大策略来应对以上矛盾。


一,区域遗址资源统筹发展,构建洛阳遗址公园。大型城市集聚形成的城市群,可以在更大范围内实现城市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遗址资源的集聚构建遗址公园群概念,带动整个地区的文化内涵提升与协同发展。


二,历史价值评价先行,合理平衡保护与开发。主动寻找最重要的历史要素信息,通过空间整合方法,创造最具历史文化代表性的历史文化展示场所,同时利用科技手段丰富展示利用,提升文化体验价值。


三,居民主导遗址公园建设,科学划定村庄保留范围。利用科学的规划手段,对遗址以及考古影响比较大的区域进行拆除,并通过现状的建设条件评估赋予其相应的服务职能,提升整个遗址公园的活力。


《康泽恩学派微观城市形态学研究应用——以北京南锣鼓巷地区为例》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管理中心石春晖先生


研究首先指出,将康泽恩学派微观城市形态学引入本次研究是对历史城镇景观保护精细化、人性化需求的具体回应。报告介绍了城市形态学的基本概念是对城市物质空间形态的研究,具有跨学科的特点,涉及地理、建筑、历史等多种学科。目前国外比较重要的三个学派是康泽恩学派、意大利类型学学派、以及法国凡尔赛学派。其中康泽恩学派,具有德国地理学的传统,注重形态发生过程,主要是描述和解释,并注重跨文化的比较研究。而在我国也早有前辈从考古学、地理学、历史地理学和建筑学等角度对城市形态学进行了研究。


研究以北京南锣鼓巷地区为例,在不同尺度上,对康泽恩学派微观城市形态学进行了应用。在街区尺度上,研究发现不规则的胡同大部分在明代已经出现,可能是在明清时期逐步形成的,而清乾隆时代的街巷格局仍保留至今。在地块尺度上,研究发现元代街巷格局特征显著,而目前80%的地块都小于元代八亩一分地块面积的1/4。在地块内尺度上,通过公私房案例,清晰展示了其时代变化的特征。


研究进一步对康泽恩学派微观城市形态学理论与方法进行了适用性的反思,该学派在城市区域历史分析,特别是详细规划层次,在历史街区保护范围划定和风貌管理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同时,对传统城区的要素提取,也可以用于指导新区的规划设计。


《线性文化遗产理念下的南粤古驿道保护与利用——以江门台山‘海口埠-梅家大院’段为例》

深圳市北京大学规划设计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张翔先生


研究认为,线性文化遗产特点在于其跨越行政区,古镇、古村及建构筑物等呈散点分布,范围涵盖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与遗存相关的村镇与自然景观,并能再现如迁徙史、物流史等历史进程。而南粤古驿道作为1913年前广东境内用于传递文书、运输物质、人员往来的通路,在当今则转变角色,成为了具有旅游价值的历史遗产,具有纪念价值的文化空间,具有公益性质的户外场所和具有经济价值的城乡纽带,是线性文化遗产中的优秀代表。其中江门台山的“海口埠-梅家大院”段,也因为遗存分布多,文化价值高,工作基础好等特点,是南粤古驿道的典型段。


在充分认识南粤古驿道“海口埠-梅家大院”段的价值基础上,张翔从保护修复和活化利用两个层面简要介绍了其所在团队的工作。在保护修复上,其团队指导了以河道清理、村庄整治、景观提升为代表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以古道修复,银信广场建设、银信博物馆改造为代表的历史遗存修复工作和配套设施完善工作。在活化利用上,利用当地特色举办系列文化活动,依托当地条件开展相关体育赛事。同时,在实践过程中,项目团队逐渐总结出一套较为清晰的“省-县-镇”三级工作管理制度,其经验为同类工作提供了实践应用上的借鉴。


《基于实践反思的传统民居建造导则编制策略研究》

昆明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孙春媛女士


研究以香格里拉独克宗古城火灾后重建面临的各种问题作为研究缘起,并力图在本次研究中解决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如何将丰富的经验策略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解读,让这些“智慧”普及化,成为建筑师与村民交流的途径;第二,如何建立保护传承与更新需求之间的路径,以居民需求为利益出发点,进一步完善体系;第三,如何引导建筑师以外的人群(村民,管理者、工匠、游客及关注者)在民居发展中正确参与。秉承这样的目标,研究通过“案例研究—文脉解读—要素梳理—多方参与—初步成果”的逻辑演进方式,展开了对灾后重建建造导则编制的探索。


报告在对独克宗古城火灾后重建的整体效果进行了生动展示之后,对项目的实践进行了深刻反思,对导则编制的效果进行了及时的评估,如在街巷尺度、建筑风格、热水系统等方面是有效的,在建筑色彩、立面搭接、建筑高度、屋面材料、檐口高度、地面铺装、门头窗户、柱子、栏杆等方面是有效大于失效的,在建筑结构、屋脊坡度、院落空间、墙体、店招等方面是失效大于有效的,而在屋檐出挑、屋面排水方面,导则基本上是失效的状态。同时,评估发现导则在屋顶架构、房屋结构体系、夹层空间和地下空间和建筑防灾体系等方面的内容有所缺失。


研究在归纳导则失效原因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在此类导则编制过程中,应“强调多方参与模式,提升参与主体意识,完善技术导则内容,重视动态研究过程,建立有效沟通平台”才能进一步完善导则成果,并提高其应用价值。


会议最终,主持人张广汉感谢与会人员的倾听,回顾了各位汇报人的发言主题,总结了各报告中值得借鉴与学习的要点,并对热烈的现场提问进行了简要梳理,进一步向参会人员解释了历史城区、历史文化街区、文物保护单位三个层次之间的关系及保护要求,同时也重申了历史城区整体保护的观点。


会后互动交流

遗产保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